“巡察发现镇街在工程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应招标未招标、违规发包转包、违规支付工程款等问题,建议予以关注并开展专项检查整治……”根据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,2018年威海市在全市镇街开展工程和财经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工作。同时,还紧盯全面从严治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立足威海实际,探索制度创新,将巡察向镇街和国企延伸,在全省率先实现“两个覆盖”,以高质量巡察监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威海市委巡察办主任谷衍宁:“通过日常监督、派驻监督发现,镇街和国企是管党治党的薄弱环节,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,我们坚持问题导向,重点突破、精准发力,确定率先向镇街延伸、向国企延伸的工作思路,力求形成“拳头”效应、“点穴”效果。”
在监督靶向上精准定位。市委巡察聚焦政治巡察目标要求,牢牢把握“两个维护”这一主线,重点解决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侵害群众利益以及国有企业管党治党三方面突出问题,对全市72个镇街、13个市管国企实现巡察全覆盖, 并对25个镇街、893个村居开展巡镇带村工作,发现并推动解决镇街各类问题11700多个,发现国企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423个。根据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,纪检监察机关给予镇村党员干部党纪政务处分152人,立案审查国企党员干部22起、30人,对市国资委4名班子成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,清退、收回违规资金7000多万元。
在监督方式上精准施策。构建市县巡察联动工作机制,强化市县联动、巡镇带村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采取“交叉式”“机动式”巡察,先后开展3轮巡镇带村,指导区市对1403个村居开展分类巡察,对180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开展专项巡察。创新“巡”“审”联合机制,每个巡察组搭配一个审计组,分工协作、联动处置,共发现国企全面从严治党和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256个、线索10条。
在整改落实上精准问效。紧盯问题整改不放松,抓住群众反映最强烈、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,把压力传导给巡察机构、职能部门、责任区市和被巡察党组织,使巡察整改没有局外人、旁观者。同时,注重加强对重点领域、重大问题分析研判,深入挖掘问题根源,形成国企突出问题、国有资产流失、基层党建虚化等专题报告14份;市委根据巡察发现问题情况,部署开展危房改造、津补贴发放等领域专项治理48项。
威海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、市纪委副书记张利春:“通过“两个延伸”工作布局,有力推动解决了全面从严治党“竿插不到底”“水流不到头”以及责任和压力逐级衰减的问题,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今年上半年,全市涉农举报同比明显下降,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,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彰显。”